逾期利息在判决生效后怎样计算?判决生效后,逾期利息的计算一般是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率法律规定来进行的,从判决生效之日起到实际还款日止。
咱来详细唠唠这个事儿,首先啊,判决生效后,借款人还得按照原来的借款合同里约定的利率来支付逾期利息,比如说,合同里写了逾期利率是日千分之一,那就还得按照这个数来算。
有时候合同里没写清楚,写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利率,那咱们就得按照国家的规定来,按照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,逾期利息最高不得超过年利率的24%,比如说,判决生效后,借款人还得按照年利率24%来计算逾期利息。
咋算呢?举个例子,假设借款人欠了1万元,判决生效后一年内还没还,合同里规定的逾期利率是日千分之一,那逾期利息就这样算
1万元 × 0.001% × 365天 = 365元
合同里没写利率,写的利率超过了24%,那就按照24%来算
1万元 × 24% ÷ 12个月 × 1年 = 200元/月 × 12个月 = 2400元
,逾期利息在判决生效后,是按照原来的合同利率最高不超过年利率24%来计算的,从判决生效那天起到还款的那一天。
咱们这得清不清楚?你还有啥疑问,想谈谈“逾期利息在判决生效后怎样计算”这个话题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,关注本网站,获取更多金融和法律知识。